您好,欢迎访问我的资料记录

上传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列表 >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左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数学」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课时 《左右》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课时

《左右》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目标〗

  1.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2. 能够初步运用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材分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中继“前后”“上下”之后的第三课。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兴趣特点,从学生最熟悉的左手和右手引入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和探索中观察、感知“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在体验左右的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之后,引导学生把左右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教学时要注意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亲身经历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充分感知左右,从而体会左右的意义。
  《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学生早已具有“眼前、背后、头上、脚下”的空间经验,对于前、后、上、下,学生一般不会搞错。但是,人体是左右对称的,如:左手、右手;左脚、右脚;左耳、右耳;……在人体的这些外部器官中,左边和右边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识别“左右”比较困难,即使成人有时也不能对“左”和“右”做出快速反应。备课前经过了解,我发现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已经能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但由于没有经过刻意的培养和训练,所以对左、右的反应比较迟缓,大部分学生区分左右的方法是先想想哪只手会写字,再判断哪边是右边,然后想另外一边是左边。并且,据了解他们以前学做操时,体育老师为了方便教学,与学生面对面站,但所讲解的左右位置与顺序却与学生是一致的,这给学生现在学习左右造成一种误导,左右的相对性在他们的思维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是这节课的难点。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所执教的班级是县城附近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一年级班,学生共46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16人,有40名学生曾受过一年以上学前教育。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合作交流能力尚在培养之中。由于条件限制,执教时本节课在普通教室进行,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中4人一排作为一个学习小组。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上课前的休息时间里,教师用录音机随意地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上课铃响,录音机关,师生问好。
  师刚才播放的儿歌,同学们喜欢听吗?
  生(愉快地)喜欢。
  师喜欢听的同学请举手。举好,别放下,能不能说说你举的是哪只手?
  生1我举的是右手。
  生2我举的是右手。
  师另一只手是哪只呢?
  生左手。
  师每个同学对你的同桌说一说,哪只是右手,哪只是左手。
  (生争先恐后地说给同桌听。)
  师: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左”字和“右”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根据学生回答,师用红粉笔描出不一样的地方。
  (评析开讲设计生动活泼,从学生课堂上经常发生的动作――举手出发,直奔主题,有效组织课堂,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使这节课开始就洋溢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联系自身,体验左右
  1. 摸一摸。
  师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团结起来力量特别大,在我们的身体中,除了左手和右手是一左一右外,还有什么是一左一右的?
  生1脚。
  师哪只是左脚?哪只是右脚?
  生1这只是左脚,这只是右脚。(边摸边说。)
  师!左脚和左手是在同一边的,右手和右脚是在同一边的。来,全班同学一起摸一摸,边摸边说,左脚――右脚……
  生2还有左耳和右耳。
  生3还有左眼和右眼。
  生4还有左肩和右肩。
  ……
  (生每说一种,教师都引导全体学生用手摸一摸。)
  2. 动作游戏。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喊口令,你们做动作。
  (生十分高兴。)
  起立!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用你的左手拍左肩,用你的右手拍右肩,
  用你的左手拍右肩,用你的右手拍左肩。
  用你的左手拍左腿,用你的右手拍右腿,
  用你的左手拍右腿,用你的右手拍左腿。
  (评析教师在这里没有花费唇舌去解释“左”和“右”,而是从学生最容易感受到的自己的身体展开活动。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自身的左右,从而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同时也让学生亲自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感受到人的身体上也有数学。)

()实际操作,探索新知
  1. 摆一摆。
  师游戏做完了,现在我们要开始摆文具了。同桌的同学互相合作,听清楚老师说的话。
  请你在桌上放一块橡皮;
  在橡皮的左边摆一枝铅笔;
  在橡皮的右边摆一个铅笔盒;
  在铅笔盒的左边,橡皮的右边摆一把尺子;
  在铅笔盒的右边摆一把小刀。
  生摆好后,师用小黑板出示正确的排列顺序,生检查自己的排列。
  2. 数一数。
  师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几个?
  生从左数橡皮是第二个,从右数橡皮是第四个。
  师为什么橡皮一会儿排第二?一会儿又排第四?
  生因为反了一下。
  师什么东西反了?能讲得更清楚一些吗?
  生数的顺序反了,开始是从左数,后来是从右数。
  师小结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物体,从左数和从右数,结果就可能不一样。
  3.说一说。
  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对口令的游戏,哪个同学愿意和老师对口令?其他同学当裁判。
  (学生纷纷举手。)
  师陈立,陈立,我问你,
  尺子的左边是什么?
  尺子的右边是什么?
  陈立尺子的左边是橡皮,
  尺子的右边是笔盒。
  (这时学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都想和老师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很想对口令是不是?那么学老师的样子,同桌的同学互相对口令好不好?
  生(兴奋地)!
  (同桌的同学互对口令。)
  师同学们都知道文具的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能不能说说你自己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提问两个同学,然后每个人说给自己的同桌听。)
  4.找一找。
  (出示教材第60页“找一找”挂图。)
  师星期天,东东想去小明家玩,他没到过小明家,但他记得小明说他家住在三楼,上楼梯后往左走。你们能告诉东东小明家住几号房吗?
  (评析通过“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找一找”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这种重要的数学学习方式。)

()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1. 想一想。
  师刚才同学们帮东东解决了困难,现在愿不愿帮老师一个忙。
  生愿意。
  师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师举右手。)
  生1是右手。
  生2不对,老师举的是左手。
  师有的同学说左手,有的同学说右手,老师举的到底是哪一只手?
  (学生七嘴八舌,还是有的说左手,有的说右手。)
  师同组的同学讨论一下,交流一下意见。
  (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结果。
  生1我们组认为老师举的是右手,因为刚才老师用这只手写粉笔字。
  师不错,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老师确实是用这只手写字。
  生2老师,你举的是右手,因为你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
  师你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个大秘密。
  (师转身验证。)
  体验同桌左边的同学向右转,右边的同学向左转,同时举右手。
  师小结如果面对着面,你的左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右手,你的右手就会对着同桌的左手。
  (评析教师巧妙地用设疑的方法让学生判断教师举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亲身经历“猜测――验证――数学解释”的过程,从而发现方向不同,左右不同。)
  2. 小游戏。
  师老师和你面对面站着,老师举右手,你也举右手,老师举左手,你也举左手,看谁举得又对又快。
  (生十分投入地做游戏。)
  3.爬楼梯。
  师上楼梯时我们要靠哪边走?
  生右边。
  师下楼梯时我们又要靠哪边走?
  生1左边。
  生2不对,应该靠右边走。
  师请你们两位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个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个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
  (生观察时师提醒下楼梯的同学是靠哪边走?)
  (生还是有的说左边,有的说右边。)
  师教学楼中间有一个楼梯,同学们想不想去走一走?
  (全体学生进行室外活动:走上楼梯,又走下楼梯。下楼梯时,师又提醒下楼梯时你靠哪边走?)
  回到教室。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下楼梯时靠哪边走吗?
  生(齐声)右边!
  师为什么上、下楼梯都靠右边走?
  生如果不这样走,上、下楼梯的人就会相撞。
  师!特别是要做课间操时楼梯比较拥挤,如果相撞就会发生危险。
  (评析当观察别人判断左右时,学生容易以自己为标准来确定,错误率较高。教师在此及时地让学生到室外实地进行活动,以学生表演的方式让学生更清楚地经历了方向的变化,再次体验“方向不同,左右不同”,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得到充分的体现。)
  4.练一练。
  (出示课本第61页第3题图)他们都是靠右走的吗?

()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 转弯判断。
  师同学们想不想去公园玩?

  那我们就坐这辆大客车去吧!(师拿出玩具客车。)
  准备好,要出发了,请同学们判断客车是往左转还是往右转?
  (师在“十字路口图”上演示转弯。)
  生1客车是往右转。
  生2我认为客车是往左转。
  师现在我们在哪里?
  生1……在教室里。
  生2不对,我们坐在客车上。
  师小组讨论一下,客车到底是往哪边转。
  (生组内讨论交流意见。)
  师生共同小结站的方向不同,左右也不同。在日常生活中,汽车转弯的方向常常以司机为准。
  2. 小游戏我是小司机。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左边的同学说命令,右边的同学用玩具小汽车在“十字路口图”上转弯,然后交换角色。
  (评析教师适时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表演、验证,去感悟、去体验、去认知,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最后的小游戏,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明确“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同时这个小游戏的安排,使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让学生保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下课铃响)
  师休息的时间到了,请左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再请右边一大组的同学起立,挥挥你们的右手向来听课的老师说声“老师再见!

 

〖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实践过程,既有成功的喜悦,又有失误的遗憾。具体分析如下。
  1. 整节课洋溢着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标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我在这一方面作了积极的尝试。本节课的宗旨是通过有趣的具体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活动中领会左右。上课前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儿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因许多陌生的听课老师带来的紧张情绪,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喜欢听的请举手!”“你举的是哪一只手?”两句话很随意地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入教学情境,从而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提高教学效果做了很好的铺垫。此后每个环节都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游戏,如摸一摸、动作游戏、对口令等,各个教学环节紧密联系,环环相扣,过度自然。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留给学生广阔的思考与交流的空间。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遇到困难或出错,如果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学生一听就懂,一过就忘。本节课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努力使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举起右手,让学生说一说我举的是哪只手,有的学生说左手,有的说右手,这时我并没有立刻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去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师刚才用这只手写粉笔字。”“老师转过身去,就和我们一样了。”在思考与交流中,学生体验到了左右的相对性,同时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又如:判断客车转弯时到底是向哪边转,由于与客车面对面,有些同学会判断错,我也没有马上下结论,而是提醒学生我们现在坐在哪里?(坐在客车上)再让他们讨论交流,在讨论中他们都想说服对方。最终统一了意见判断客车往哪边转,要把自己想像成乘车的人。
  3.为学生提供了在实践中探索的机会。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当学生对“下楼梯时是靠左走还是靠右走”发生争议时,我组织学生进行室外活动――爬楼梯。在备课时,我只准备在教室中间的过道上模仿上下楼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学生对“左右相对性”的理解程度没有到位,突然想到学生的教室在一楼,平时上下楼梯的机会不是很多,感觉有必要让学生亲自到真实的环境去体验一下,并且进行这项活动并不是一件难事,所以临时增加了这一个教学环节,结果表明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对的,起到了突破教学难点的作用。又如,我让学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学习用具“摆一摆”,然后我问“从左()数橡皮是第几个?(数一数),“尺子的左()边是什么?(说一说),这些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左右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左右的位置关系。
  4.有欠考虑之处。
  当学生得出“上、下楼梯都是靠右走”的结论时,我渗透了安全教育,但没有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在马路上应该怎么走。这说明我的教学思路没有拓宽,忽略了数学的生活性,缺乏“大数学”观。
  在“小游戏――我是小司机”这一环节,我要求同桌的同学互相配合,这样虽然能运用新知,体会向左转弯和向右转弯的意义,但同桌的同学是同向的,左、右都相同,不能体现出左右的相对性,如果我让135排的同学向后转,与后一排的同学面对面,再让面对面的两个同学互相配合,这样就更能加强学生对“相对时的左右”的理解。
  在“动作游戏”这一环节里,我喊口令速度稍快,只注意大部分同学的动作,忽视了反应较慢的学生,我也没有仔细检查较慢的学生是否做对动作,这说明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很好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差异性,没有把“面向全体”这一新理念真正落实到课堂中。
  以上几点不足都说明我驾驭课堂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自身教学素质,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暂时没有评论,评论一个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能评论 , 去登录

发表文章

Powered by DS文库

Copyright © 我的资料记录 All Rights Reserved. 冀ICP备11005293号-10
×
保存成功